少先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针对6-14岁儿童开展的群众性团体组织。从组织形式上来说,少先队的基本形式是班级组织。每个班级中有一个队部,由队干部领导,代表队员管理班级内的各项工作。少先队还分为团级和地区级两种组织形式,集团以上的组织则由共青团管理。
在班级组织中,每位队员都有一个小组长和一个副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统筹组织小组工作,副小组长则协助小组长完成任务,并在小组长无法履职时代替其工作。班级组织内的事务由队员自己管理,包括班级卫生、班级文化活动、协助老师管理班级纪律等。
少先队的组织形式及其活动内容,均以培养队员的社会主义道德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劳动精神等为主要宗旨。通过在队伍中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文体活动、技艺培训等活动,促进队员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
一、鉴赏角度: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二、鉴赏方法:
1.明确特点,确定方法: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进而分析人物形象,然后欣赏小说的艺术手法。
2.理清线索,把握情节: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把握故事情节。
而小说的故事情节并非千篇一律地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各种不同的结构有不同的方法。
3.掌握手法,分析人物:掌握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中心环节,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多种多样,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情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面向6至14岁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其基本形式包括:
1. 队伍。少先队以队伍为基本组织形式。每个队伍以10-15名队员为主,设一名队长和一名副队长进行管理。
2. 总队。由各级少先队组织的代表组成,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少先队工作。
3. 支队。支队是每个地区的基层组织,设立在学校、社区、农村等各级机构中,由一名少先队辅导员负责管理。
4. 内务组织。包括团组、小组和组员大会等,以加强队伍内部管理,增强队员们的团结和向心力。
5. 日常活动。少先队的日常活动包括:学习、劳动、文娱、体育、社会实践等,旨在培养少年儿童在思想、道德、文化、体育、劳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