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苏轼王安石轶事
时间:2025-05-13 04:16:20
答案

有一次王安石与苏轼讨论文字,论及“坡”字,两人各执己见。按照王安石《字说》中的解释,坡字从“土”从“皮”,于是王安石认为“坡乃土之皮”。苏轼笑道:“如相公所言,滑字就是水之骨了。”王安石听后,心中不悦。

又有一次,王安石与苏轼谈及“鲵”字,按照王安石《字说》的解释,鲵字从“鱼”从“儿”,合起来便是鱼的儿子的意思。苏轼脑洞大开,又调侃道:“按照您这个解释,‘鸠’字岂不是九只鸟的意思?毛诗上说:‘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就是说鸠有七个孩子,加上父母两个,不就是九只鸟吗?”

王安石听了之后,一时语塞,但心中对苏轼非常反感,于是一纸调令,将苏轼左迁为湖州知州。

苏轼父子三人分别中进士时间
答案

第一,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

第二,苏洵,一生没有中进士。

第三,苏轼与苏辙二人为同科进士,嘉佑二年(1057年),中进士科(有说是赐),但这一科成为这个科举第一榜。

苏轼瑶池燕译文
答案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为您写的苏轼《瑶池燕》的译文,希望您能满意:

《瑶池燕》

宋 苏轼

飞雪入帘笼火,渐惊夜长如岁。念奴娇,玉骨西风,恨最江头路窄。耐可乘风到瑶池,怎忍扮妆台。

钗燕拢云,玉钗横凤,自厌栖真。后会纵疏何计相逢且乘船,也须相挨,小摘问东风。明年春事早,看梅花、飘满南枝。

该词上片描写了冬日的寒冷和词人对佳人的思念之情,下片则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乐观态度。

推荐
© 2025 欧安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