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东北工业的起源
时间:2025-05-13 01:43:47
答案

关于东北工业的起源可以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时期,日本进驻东北地区并在此建立了世界上比较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在日本统治东北期间,日本的大量资本流入东北,投资于煤炭、钢铁、石油等行业,使得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在短期内的到较快的发展起来。当然,日本它不可能那么无私的为东北的发展做贡献,它在统治期间除了交通上的投资外,工矿业的投资比重是最大的,它在引进技术上自己掌握尖端技术,将低端的制造技术留在东北。同时在矿产资源上它不断地将开采出来的矿产运往日本本土以缓解本土资源缺乏的状况。而在中国的抗战胜利后,日本对于东北的工业设施实施的是能带走就带走,不能带走的进行毁灭的措施。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东北的工业仅仅只是得到发展,是日本的一部分工业的‘遗产’而不能成为东北工业形成的关键。

第二阶段,日本投降后东北的工业几乎处于瘫痪状态,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的努力下,真正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东北的工业是国家的投资的重点建设,在全国156项重点工程中吉林省占有11项,包括第一汽车制造厂、丰满发电厂等。而黑龙江省则是占了22项,其中10项是机械工业项目,机械工业投资占全国机械工业的23.7%。“二五”和“三五”时期,由于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呼吁,东北工业结构发生变化,强调发展重工业,并且偏向挖掘业,如辽源煤矿(吉林省)、鞍钢(辽宁省)、抚顺煤矿(辽宁省)、大庆油田(黑龙江省)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当然,由于东北这一时期发展战略符合国家的倡导和当时的生产力的要求,可以说东北工业基地是一度兴盛。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至今。国家针对第二阶段东北工业基地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措施。引进资金,建立开发区吸引外资进入;引进先进设备,并自主的进行设备的研发改进,保证设备的更新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比重,本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方针,提高各种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重视深加工等。随着各项措施的实施,东北工业的到了复苏,但从本质上来说,它并没有取得较大的发展,或者说东北工业要想取得像在第二阶段时期那样的兴盛状态,必须有一个战略性的改变。

东北工业的起源
答案

东北工业的兴起是从30年代张作霖时代开始。真正的工业化高潮是日本占领东北成立满洲国后,使得整个东北的工业化达到了一定高度,从铁路,公路基本建设到机械,钢铁,化工,军工处于亚洲领先地位,整个东北的工业生产总值排到了世界第四位。正是由于东北雄厚的工业基础,建国后成为全中国工业建设的发源地,为全国各地工业化建设输送了大批骨干。

中国的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第一辆高速火车头,第一艇万吨巨轮均产自于东北,这就是功史。

东北工业的辉煌时期
答案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这段时期是东北最辉煌的年代。建国初期,因旷日持久的战争动荡,全国范围内工业凋零,东北地区成了中国工业的仅存硕果,当之无愧的共和国长子。

又因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为接受苏联援助最多的地区,加之建国后终于发现的大油田,作为工业的血液,油田的发现,给了东北工业插上了翅膀,东北再次迎来发展大机遇,在农业中国率先实现工业化,作为中国的工业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夯实。

推荐
© 2025 欧安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