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利率是指贷款利率随着市场利率变化而变化的一种贷款利率方式。在浮动利率贷款中,利率的变化涉及到基准和基数两个概念。
基准是指银行或金融机构规定的参考利率,如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基数则是指该基准利率上加的浮动比例,如基准利率上浮0.1%或0.2%等。因此,浮动利率变化时,实际上是基数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变化,而基准通常不会发生变化。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基准利率和浮动比例可能不同,因此在选择贷款时,应该仔细比较各家银行的贷款利率,选择最优惠的方案。
浮动利率变的是基准。
因为浮动利率是根据某一指定基准利率上下浮动一定比例而定的,基数即为所贷款的金额大小,通常与浮动利率变化无直接关系。
所以浮动利率变化并不会影响到贷款的基数,只会影响到参照的基准利率的变化,进而导致贷款利率的变化。
基点是不变的。
浮动利率计算的贷款,利息随着利率调整而调整。如果基准利率(或者LPR)调整,还款金额也会调整,对于存量贷款,上浮或下浮(加或减的基点)的幅度在贷款期内是不变的,如果基准利率(或者LPR)调整,贷款利率则在新的利率基础上进行上浮(或下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