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的不良率是6210PPM。
不同CPK对应的不良率是不相同的,1.33对应的不良率是6210PPM。针对不同行业CPK的目标可以不同。
CPK=1.67 即每一百万件之不良品为0.57个;即合格率为99.99995%。
CPK过程能力指数是指过程能力满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规格范围等)的程度。也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
cpk值1.33、1.67分别反映的是西格玛水平的2、3、4、5水平等级。
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衡量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的一个统计指标。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消费者购买市场篮子中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变化情况。CPI计算包含以下内容:
1. 商品和服务分类:CPI包含了多个商品和服务的分类,这些分类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服务,例如食品、医疗保健、交通、住房、教育、文化娱乐等。
2. 消费支出构成:CPI计算还包括了每个商品和服务在消费者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就是权重。消费者在不同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水平不同,在CPI中,这些差异会被考虑进去,以确保CPI更加准确地反映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3. 价格收集方法:CPI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收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全国各地的价格调查员通过实地走访餐馆、商店、超市等销售场所,以及互联网平台等渠道来获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信息。这些价格信息被收集并计算成CPI。
4. 数据处理:CPI的计算还需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消费物品和服务的价格加权平均数、基期价格设定等。
综上所述,CPI计算包含的内容包括了多种商品和服务分类、消费支出构成、价格收集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等步骤。通过CPI计算,可以更好地了解物价水平变化情况,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CPK和PPK是质量管理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指标。它们是监控制程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常用工具。下面是它们的计算公式及解释:
CPK指标:CPK是观察制程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于衡量制程的稳定性和质量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
CPK = min((USL-平均值)/(3*标准差), (平均值-LSL)/(3*标准差))
其中USL是上限规格限,LSL是下限规格限,标准差是样本标准差。
CPK=1时,制程能力较好,不良品率很低;CPK<1时,制程能力较差,不良品率较高;CPK>1时,制程能力很好,不良品率极低。
PPK指标:PPK是观察产品质量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与CPK类似,但是其假定规格限是基于样本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PPK = min((USL-平均值)/(3*S), (平均值-LSL)/(3*S))
其中S是样本标准差。
与CPK类似,PPK=1时,产品质量较好,不良品率很低;PPK<1时,产品质量较差,不良品率较高;PPK>1时,产品质量很好,不良品率极低。
需要注意的是,CPK和PPK仅作为制程和产品质量稳定性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不能代表制程或产品的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