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筑城建关设卫,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山海关城周长约4千米,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瓮城以及1350延长米的明代平原长城等景观。
山海关燕塞湖的西边有座平石滩,叫白虎台。白虎台上,有三座早已折断了的石碑。燕塞湖的西南羊鼻子汀山尖上有座二郎庙。庙东面有块大圆石头,弹子石,这就是“二郎弹打三座碑”的传说故事来源。
山海关古城在初六有表演,时间为2月6日(正月初二)至2月10日(正月初六)。在这期间,山海关古城举办的民俗“大庙会”将分为“看大戏”“品美食”“享年趣”“游古迹”四大板块,在古城西大街、北大街以及钟鼓楼区域设置庙会大集,展销数百种特色小吃、年货。此外,在天下第一关广场、闯关东文化体验园、古城西门等处还安排了京剧、变脸、唢呐、太平鼓、地秧歌、皮影戏、传统戏法、中幡贺岁、古城百业等展演,为欢度新年的市民和游客呈上一场多元化的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