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是:兖州煤田。
兖州煤田是位于鲁西南新开发的大型煤田,包括兖州、枣膝两部分,跨济宁、邹城、兖州、曲阜、巨野、郓城、枣庄等12个县市。京沪铁路过境。兖(州)石(臼所)铁路由此通石臼所港口。兖州煤田总面积为3400多平方公里,探明煤炭储量91亿吨。品种属优良的炼焦配煤和动力煤,含硫分、磷分和灰分很低,发热量高。
兖州不是迁移地名
兖州自命名起,数千年来一直没有其他名字。
兖州,是《尚书》中《禹贡》所描述的九州之一,古代不特指某地,是一个地理范围,大体位于古黄河和济水之间(今山东省西部、河南省东北部、河北省东南部)。范围和治所随历史多有变更。兖州正式作为行政区划是在汉武帝设十四州刺史时开始的
535平方公里
兖州区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北邻宁阳,西靠汶上,南、西分别与邹城、任城接壤,东隔泗河和孔子故里曲阜毗邻,总面积535平方公里。
兖州区位于京沪、新石铁路交汇处。北至泰安80公里、省会济南162公里,西南至济宁31公里、菏泽139公里,南至滕洲60公里、徐州161公里,东至曲阜15公里、临沂182公里。公元453年(南朝宋元嘉三十年)至1912年,为州、郡、府治所,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军事重镇、九省通衢、齐鲁咽喉”之称。
【地质地貌】 兖州区境大地构造属鲁西断块隆起(Ⅲ级)兖州断凸(Ⅳ级)单元,其边界东部为峄山断裂,西部为孙氏店断裂,北部为汶泗断裂,南部为凫山断裂。兖州是其中一部分。基底为泰山群变质岩系。基底之上发育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地层。其中晚古生代地层中赋存丰富的工业煤层,是国家煤炭资源的重要基地。境内构造运动塑了形态各异的构造地形,大致为断裂构造、褶皱构造两个类型。境内各界地层均有发育,从老到新为早古生代地层、古生界地层、中生界地层、新生界地层。在早古生代,境域处于缓慢下降状态,有大规模的海侵,沉积了巨厚的浅海砂页岩、碳酸岩类岩层。古生界奥陶系岩石主要为浅灰色、灰色厚层状灰岩、结晶灰岩、豹皮状灰岩;石炭系岩石主要为灰白色粉砂岩、粘土岩、页岩和薄层灰岩,夹数层煤;二迭系岩石主要为灰白色、深灰色砂岩和杂色泥岩及褐色页岩,富含植物化石。中生界侏罗系岩石主要为褐色砂岩、砾岩及杂色泥岩、砂砾岩。新生界由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构成。第三系为砂岩、粘砂岩、泥岩;第四系地层则为松散岩类地层,由汶泗冲洪积物组成。西部为汶河冲洪积扇,东部为泗河冲洪积扇,两个冲洪积扇的迭交带位于前邴—大安—天齐庙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