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共分为十四卷,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朝末年的历史。它采用的是纪传体和志传体结合的方式,既有具体的人物传记,也有各种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志传。其中,最著名的是司马迁所写的〈食货志〉、〈五经略解〉等部分,对中国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见解。
总的来说,这两部史书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它们不仅是古代历史、文化和学术的瑰宝,也是中国现代文化和学术的重要基础和源头。
《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 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史记汉武帝本纪》,即《史记孝武本纪》,是后人截取《史记封禅书》并在开头补写六十字而成,以补所缺的《史记・今上本纪》。
这段文字记载了汉武帝即位后四十余年间的祭祀天地山川鬼神的活动。
这篇本纪中以汉武帝为中心,围绕在他周围的是李少君、齐人少翁、栾大和公孙卿等方士。
作者对这些方士以方术行骗的描述,极为生动曲折,从而深刻地讽刺了武帝希冀鬼神赐福、追求长生不老的荒诞和愚昧。
这些方士或以魔术手法眩人眼目,或以动听言辞故弄玄虚,而武帝对方士却是深信不疑,或尊之礼之,或封之赏之,并且言听计从,而结局却是方术无一灵验。
武帝屡屡受骗,却始终不能醒悟自拔。
这些描述不仅嘲讽了方士的伪诈和武帝的愚昧,也揭示了方士行骗能够得逞于一时,正是武帝对鬼神方术的耽迷给他们创造了条件。
这篇本纪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中,表现出一种冷隽的风格和犀利深刻的效果,体现了作者对汉武的滥祭淫祀的不满和卓越的讽刺艺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