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学机构的主要工作如下:
1.首先是天象的观测记录,内容有恒星位置的测定,并编制成星表或绘制为星图;日月食和掩星观测;行星在恒星背景下的视运动状况;异常天象的观测记录,包括彗星新星流星太阳黑子等。
对其中的某些天象还要有选择地向皇帝汇报;
2.其次是观天仪器的研制和管理;
3.修订历法,编算历书历谱并印制颁发。
古代历法一直被天子所垄断,是皇家的禁脔。
天学机构及其直接象征观象台也为皇家独占,其他任何地方政权或个人都不能建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历法的出现对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汉历(农历)、干支历、彝族太阳历、傣历、羌历、和藏历等是我国现阶段在广泛使用的几部自有历法。
以秦岭、淮河为界分南北。
这是因为淮河是中国境内最南的一条在冬天会冻结的河流,明清时期,不少学者主张以长江作为区分南方、北方的分界线。
两个说法各有根据,前者以自然地理特征为重,后者以人文地理因素为重。
从地理和一般意义上常指第一种分界方法,秦岭、淮河、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中国南北方分界线是1908年由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提出,“北岭淮水”这条线,从海滨到江苏淮安,再到河南信阳,一直到陕西安康,长约上千公里宽约数十公里。
1655年清政府下令沿海各省份开始禁海活动。
禁海原因:因为那些不肯归附的、继续抵抗的乃至逃亡他国的汉人,大多与大海有关,与帆船有关。
清朝初期,清政府几乎没有任何海军力量,为了防范郑氏集团帮助明朝势力死灰复燃,清朝政府便采取了海禁政策,目的是避免沿海居民资助郑成功。
由辅政大臣鳌拜下令从山东省至广东省沿海的所有居民内迁50里,并将该处的房屋全部焚毁,以及不准沿海居民出海的措施。
历史影响:
1.迁海令是极其反动的措施,清朝野蛮的迁海令却使得数百年来的航海成就毁于一旦,沿海地区千里无鸡鸣,航海贸易一落千丈,迟迟都不能恢复。
这一后果直接导致了近代以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航海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最终让西方的军舰横行于中国海上。
2.虽然此举很反动,但是很好的阻止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有利于国内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