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厌氧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时间:2025-05-13 00:05:46
答案

在厌氧废水处理工流程中,首先需要将水样稀释。在测定水样的pH值后,如果pH值不在6-8之间,需要用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

接着,根据测定得到的COD值,估计BOD5在3-5之间,并确定稀释比为1。

然后,将水样加入溶解氧瓶中,并加入稀释水至满刻度位置,搅拌均匀。

接下来,用虹吸法将混合均匀的水样分别装入两只干净的溶解氧瓶中,分别贴上标签并加入搅拌子。

最后,将稀释水分别装入其余的二只溶解氧瓶中,贴上标签并加入搅拌子。这样就可以进行水样的培养测定了。

厌氧古菌怎么发现的
答案

厌氧古菌的发现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最初,科学家们在寻找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时,注意到一些特殊的生物可以在缺氧环境下生存。这引发了人们对这类生物的研究兴趣。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科学家们能够更准确地鉴定和分类这些生物。

通过研究古菌的基因组和代谢机制,科学家们逐渐揭示了它们在地球上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综合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厌氧古菌是在不断深入研究和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被发现的,它们的存在和特性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厌氧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答案

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丙烯酸废水通入PAC絮凝反应池,调节pH至8~9;按每吨废水5.0kg投加质量分数为10%PAC溶液,反应0.5-1h;混凝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杂质,使进水满足生化要求。

步骤二:步骤一反应后的废水,自流入后道工序沉淀池,按每吨废水15.0kg投加质量分数为5‰PAM溶液絮凝沉淀;上清液自流入生化收集池,污泥输送至污泥浓缩池;

步骤三:首先将水体通入一级连续好氧反应池,控制一级好氧池内的溶解氧为2~4mg/L,并向水体中加入3%-7%耐盐复合菌;一级连续好氧投加好氧填料,填料体积占总池容的10%-15%,进行好氧生化反应24~48小时;填料的投加,微生物菌种固着生长,维持水中菌密度,一级连续好氧的预处理后,部分有机物通过一级好氧生化降解、部分有机胺被氨化、释放出氨氮,废水生化性得到明显改善。

步骤四:将一级连续好氧反应后的水体通入厌氧反应池,并向水体中加入3%-7%耐盐复合菌,ABR厌氧投加厌氧填料,填充比为20%-50%,进行厌氧生化反应24~48小时;ABR段能够同时进行反硝化,去除部分总氮。

步骤五:厌氧反应后的水体继续保持水温,加入3%-7%耐盐复合菌,进行二级好氧反应24~48小时,控制二级好氧池内的溶解氧为2~4mg/L;二级好氧填充好氧生化填料,填料体积占总池容的10%-30%;

步骤六:将二级好氧反应后的水体继续通入BAF反应池,BAF生化池通过上下两层玻璃格栅固定填料,形成固定床模式,加入3%-7%耐盐复合菌,进行好氧硝化反应16-24小时,控制好氧池内的溶解氧为2~4mg/L;BAF生化池内填充生化填料,填料体积占总池容的40%-60%;在好氧条件下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剩余有机胺完全氨化,释放出氨氮;

步骤七:将步骤六中的BAF出水一部分内回流至步骤四中的厌氧反应池,一部分达标排放。

推荐
© 2025 欧安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