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的部首是乛,笔顺依次为:横折、横、竖提、横、斜钩。
2、民的部首是乛,笔画数为5画。民是象形字。古代的民,本义是奴隶。金文的“民”字,上面是一只眼睛,下面是一把刺向眼睛的刀,意思是把人的眼睛刺盲,以便迫使他成为奴隶。现代意义上的“民”,是指人。
以下是一些包含“民”的词组:
1.人民: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2.民主:意为人民所享有的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或对国事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3.民生:民众的生计、生活。
4.民族:具有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5.民营:民间经营。
6.民工:即农民工,指到城市打工的农民。
7.民政:政府处理民事事务的部门。
8.民居:百姓居住的房屋。
9.民谣:民间歌谣。
10.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私法关系的法典。
这些词组中的“民”都与人民、民众或与之相关的概念有关。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词组也包含“民”,具体的含义会根据上下文和使用场景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