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参与股东大会:持有股份的股东可以参加公司的股东大会,对公司的经营方针、财务状况等进行监督和决策。
2. 分红权:当公司盈利时,股东可以获得相应份额的分红。如果公司没有盈利,则无法获得分红。
3. 投票权:持有股份的股东可以参与重要决策的投票,例如选举董事会成员、审批合并收购等。
4. 转让权:持有股份的股东可以将其所持有的部分或全部股份出售给其他人或机构。
5. 资本收益权:如果公司发展良好,其价值也可能增长。此时,持有股份的股东可以通过卖出所持有的股份来获得资本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公司对于不同程度的持股比例可能会设定不同的投票和决策门槛。因此,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所涉及公司的章程和规定来确定。
计算纳税金额需要掌握两个核心概念:综合所得额和应纳税所得额。
综合所得额是指一个人在一年内从各种渠道获取的收入总额,包括工资、薪金所得、经营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偶然所得、赔偿所得和其他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扣除各种允许减除的费用和捐赠后,剩余的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总额。适用15%税率时,应纳税所得额=综合所得额-免征额-专项附加扣除项-扣除标准减除项。
1 15%跨国企业税是指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运营中所承担的税收负担,税率为15%。
2 因为跨国企业具有跨国经营、利润转移等特点,因此国际税收往往涉及跨国企业的利润、所得、资本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间就出现了跨国企业税的概念和税率标准。
3 在全球范围内,跨国企业税率不尽相同,有些国家的税率较低,而有些国家的税率较高,但跨国企业的税负通常较高,因此跨国企业会在税收方面承受一定的风险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