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仲裁过程中,公司提交的考勤表是用来证明员工工作时间和出勤状况的重要证据。然而,考勤表的认可与否取决于几个因素:
1. 考勤表的真实性:必须确认考勤表是否为原始记录,是否经过篡改,以及是否能够反映员工的实际出勤情况。
2. 考勤制度的合法性:需要评估公司的考勤制度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工作时间、休息日和加班等规定。
3. 证据的完整性与一致性:考勤表应完整无缺,且与其他相关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日志等)保持一致。
4. 证据的可接受性:仲裁庭通常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接受考勤表作为有效证据。
如果员工对公司提供的考勤表提出异议,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争取:
- 提供相反的证据:如其他同事的证言、自己的工作日志等,以证明考勤表的不准确性。
- 质疑考勤表的生成和保存过程:如果考勤表存在疑点或不符合规定的保存程序,员工可以要求公司提供更多解释或证明。
- 申请专家鉴定:如果考勤表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可以申请专业机构进行鉴定。
仲裁庭将综合考量所有证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做出公正的裁决。因此,员工有权对公司提交的考勤表提出质疑,并通过适当的方式争取自己的权益。
一般来说,仲裁撤诉之后再次申请仲裁的时间取决于具体情况和仲裁机构的规定。通常情况下,需要等待一定的冷静期以确保双方当事人有足够的时间重新考虑并准备好再次进行仲裁。在冷静期结束后,当事人可以向仲裁机构重新提交仲裁申请,然后依据仲裁机构的程序和安排来进行后续的处理。因此,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
2 主要原因可能是案件的复杂性、当事人提供证据的时效性、调解达成的协议是否被认可等。
3 如果你觉得仲裁时间太长,可以尝试通过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纠纷,或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司法程序的解决方式。
另外,可以联系仲裁机构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和可能的解决方案,以便及时应对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