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左边有两个人是“倚戈待旦”的象形字,它的含义是等待战争的到来。倚戈是指持戈侍立,守卫边疆,待旦是指守夜观察,等待天亮展开战争。这个字是由两个人物组成,在甲骨文中,人物的姿态、动作、展示的器物等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倚戈待旦这个字表示战争的紧张与备战的态势,也可以理解为对抗外敌的意志和决心。这个象形字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战争文化和国防意识。
甲骨文左边有两个人是“从”字。从字意为跟随,附属之意。从字的形状类似一个人身体向前,脚步往后追赶,表示跟随、追随的状态。从字在古代象形文字中属于比较常用的字,不仅表示人的动作,还表示一些事物的状态,如从犬、从古等。在甲骨文中,从字常常和其他的字结合使用,形成许多复杂的意义,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汉字演化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
甲骨文左边的两个人是“士”字。这个字在古代是指武力强盛、有勇气的士兵或军官,也可以指有才能的人。在甲骨文中,“士”字常和“力”、“戈”等武器相关的象形字组合使用,表示武力和战争。此外,“士”字还可以指某些职业,如出现在历史上的四职(士、农、工、商)时,表示文化知识的人士或知识分子。因此,“士”字在早期的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研究甲骨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文化习俗以及社会阶层和职业分工等信息。